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缝纫方法、缝合结构和浮空器
专利名称: 缝纫方法、缝合结构和浮空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缝纫方法、缝合结构和浮空器,其中,缝纫方法用于将浮空器的相叠置的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缝合在一起,缝纫方法包括:步骤S1,使用第一缝纫线沿第一缝纫轨迹对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进行缝合,其中,第一缝纫轨迹包括至少一个第一Z字型缝纫道。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缝纫线易脱落导致缝纫处的强度低的问题。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广东;44
申请人: 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7-12-2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7-02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711433272.0
公开号: CN109956022A
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韩建伟;谢湘宁
分类号: B64B1/58(2006.01);B;B64;B64B;B64B1
申请人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科技园1号楼5楼502房
主权项: 1.一种缝纫方法,用于将浮空器的相叠置的第一结构件(10)和第二结构件(20)缝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方法包括: 步骤S1,使用第一缝纫线沿第一缝纫轨迹(30)对所述第一结构件(10)和所述第二结构件(20)进行缝合,其中,所述第一缝纫轨迹(3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Z字型缝纫道(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纫轨迹(30)包括多个第一Z字型缝纫道(31),所述多个第一Z字型缝纫道(31)首尾顺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Z字型缝纫道(31)沿直线依次排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方法还包括: 步骤S2,在所述第一缝纫轨迹(30)上,使用第二缝纫线沿第二缝纫轨迹(40)对所述第一结构件(10)和所述第二结构件(20)进行缝合,其中,所述第二缝纫轨迹(40)呈N字型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纫轨迹(30)位于呈N字型的所述第二缝纫轨迹(40)的区域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缝纫轨迹(40)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轨迹段(41)、第二轨迹段(42)和第三轨迹段(43),其中,所述第一缝纫轨迹(30)的一部分拐点位于所述第一轨迹段(41)上,所述第二缝纫轨迹(40)的另一部分拐点位于所述第二轨迹段(42)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方法还包括: 步骤S3,在所述第二缝纫轨迹(40)上,使用第三缝纫线沿第三缝纫轨迹(50)对所述第一结构件(10)和所述第二结构件(20)进行缝合,其中,所述第三缝纫轨迹(50)沿着所述第二缝纫轨迹(40)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三缝纫轨迹(50)包括多个首尾顺次连接的第二Z字型缝纫道(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件(10)为所述浮空器的囊皮,所述第二结构件(20)为所述浮空器的承力带。 9.一种缝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结构件(10); 第二结构件(20),所述第二结构件(20)与所述第一结构件(10)叠置; 第一缝纫线,所述第一缝纫线穿过所述第一结构件(10)和所述第二结构件(20)设置并沿第一缝纫轨迹(30)延伸,以将所述第一结构件(10)和所述第二结构件(20)缝合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一缝纫轨迹(3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Z字型缝纫道(3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纫轨迹(30)包括多个第一Z字型缝纫道(31),所述多个第一Z字型缝纫道(31)首尾顺次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缝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Z字型缝纫道(31)沿直线依次排列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结构还包括: 第二缝纫线,所述第二缝纫线穿过所述第一结构件(10)和所述第二结构件(20)设置并沿第二缝纫轨迹(40)延伸,以将所述第一结构件(10)和所述第二结构件(20)缝合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二缝纫轨迹(40)呈N字型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纫轨迹(30)位于呈N字型的所述第二缝纫轨迹(40)的区域范围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缝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缝纫轨迹(40)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轨迹段(41)、第二轨迹段(42)和第三轨迹段(43),其中,所述第一缝纫轨迹(30)的一部分拐点位于所述第一轨迹段(41)上,所述第二缝纫轨迹(40)的另一部分拐点位于所述第二轨迹段(42)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结构还包括: 第三缝纫线,所述第三缝纫线穿过所述第一结构件(10)和所述第二结构件(20)设置并沿第三缝纫轨迹(50)的延伸,所述第三缝纫轨迹(50)沿着所述第二缝纫轨迹(40)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三缝纫轨迹(50)包括多个首尾顺次连接的第二Z字型缝纫道(51)。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件(10)为浮空器的囊皮,所述第二结构件(20)为浮空器的承力带。 17.一种浮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至16中任一种所述的缝合结构。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