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个基于外源性组胺检测的细胞模型以及应用
专利名称: 一个基于外源性组胺检测的细胞模型以及应用
摘要: 组胺是组氨酸在组氨酸脱羧酶的作用下脱羧基产生的炎性介质,它通过4种细胞膜上的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其中组胺4型受体在淋巴细胞上表达,在骨髓、脾、肺等与炎症相关部位高度表达。二肽肽酶I是一种溶酶体半胱氨酸蛋白酶,在淋巴细胞激活时释放。果酒类制造业中,组胺含量是一个重要的果酒质量标准,但由于发酵过程中不同程度的污染以及菌种本身的质量会导致果酒产品中组胺含量参次不齐,食用含有高组胺含量的果酒,容易引起机体一系列不良反应。本专利利用组胺可以与组胺4型受体结合而激活淋巴细胞并释放二肽肽酶I的特点,建立了一个快速测定外源性组胺的方法,可用于果酒等食品中组胺含量的质量控制,也可用作动植物组织中的组胺含量检测。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常州大学
发明人: 周晓鹰;魏涛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5-09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7-12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384185.3
公开号: CN110006871A
分类号: G01N21/64(2006.01);G;G01;G01N;G01N21
申请人地址: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路21号常州大学
主权项: 1.利用外源性组胺可以通过通过结合淋巴细胞表面组胺4型受体从而激活免疫淋巴细胞,并引起细胞释放二肽肽酶I的特点,建立一个可以快速测定食物和动植物组织中外源性组胺含量的方法。 2.细胞模型:提取大鼠原代淋巴细胞并确认细胞DPPI活性。 3.外源性组胺对淋巴细胞有体外激活作用,激活后的淋巴细胞释放DPPI,并呈组胺浓度依赖。组胺浓度分别为0、0.001、0.01、0.1、1、10时,DPPI活性(Vmax)分别为1.61、1.78、2.09、2.37、2.17、2.35。 4.乙醇对照组的设定:乙醇对淋巴细胞中DPPI活性有体外抑制作用,抑制率和高浓度(7-30%乙醇浓度)相关。而当乙醇浓度在低浓度范围内(0-3.75%),对DPPI活性(Vmax)无影响。 5.通过建立的细胞模型,测果酒样品中DPPI活性,根据外源性组胺浓度-DPPI活性标准曲线可计算出果酒样品中组胺的含量。 6. 使用公式快速筛选出组胺含量超标的果酒:a= k×(C1/ C0),k为校正系数,若a≤1则该果酒中组胺含量未超标;若a>1则该果酒中组胺含量超标。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