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3D打印机
专利名称: 一种3D打印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3D打印机,其结构包括固定螺丝、打印机主体、视窗、支撑脚,固定螺丝与打印机主体上端螺纹连接,视窗嵌在打印机主体右侧面,支撑脚共设有四个并且上端焊接于打印机主体下表面四角,打印机主体包括主机外壳、水平驱动机构、打印喷头机构、垂直驱动机构、放置机构、喷砂抛光机构、垂直移动机构,通过放置机构移动产生的振动使得冷却机构工作,对打印的实体进行冷却,确保实体成型,不受高温而破坏形状,通过喷砂抛光机构高速喷射介质小珠达到抛光效果,节省操作人员的工作,并且使得实体外表面更加美观光滑,通过垂直移动机构使得喷砂抛光机构上下移动,对实体的喷砂抛光更加全面。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安徽;34
申请人: 朱皖卉
发明人: 李贵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3-20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7-19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213101.X
公开号: CN110027080A
代理机构: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红梅
分类号: B28B1/00(2006.01);B;B28;B28B;B28B1
申请人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中和路供电局宿舍2单元202户
主权项: 1.一种3D打印机,其结构包括固定螺丝(1)、打印机主体(2)、视窗(3)、支撑脚(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丝(1)与打印机主体(2)上端螺纹连接,所述视窗(3)嵌在打印机主体(2)右侧面,所述支撑脚(4)共设有四个并且上端焊接于打印机主体(2)下表面四角; 所述打印机主体(2)包括主机外壳(21)、水平驱动机构(22)、打印喷头机构(23)、垂直驱动机构(24)、放置机构(25)、喷砂抛光机构(26)、垂直移动机构(27),所述主机外壳(21)底面四角与支撑脚(4)上端相焊接,所述水平驱动机构(22)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21)内部上端,所述打印喷头机构(23)安装在水平驱动机构(22)上并且活动连接,所述打印喷头机构(23)位于放置机构(25)上方,所述垂直驱动机构(24)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21)内部右端,所述放置机构(25)右端安装在垂直驱动机构(24)上并且活动连接,所述喷砂抛光机构(26)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21)内部左端,所述垂直移动机构(27)安装在主机外壳(21)内部左端,所述垂直移动机构(27)与喷砂抛光机构(26)活动连接,所述喷砂抛光机构(26)位于放置机构(25)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驱动机构(22)包括驱动电机(221)、电机轴(222)、轴座(223)、水平蜗杆(224)、滑块(225)、滑杆(226)、限位块(227),所述驱动电机(221)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21)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电机轴(222)左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驱动电机(221)内部并且机械连接,所述电机轴(222)中部贯穿于轴座(223)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电机轴(222)右端与水平蜗杆(224)左端相焊接并且机械连接,所述水平蜗杆(224)上设有滑块(225)并且活动连接,所述滑杆(226)贯穿于滑块(225)上端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滑杆(226)两端设有限位块(227),所述滑块(225)右侧表面与打印喷头机构(2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喷头机构(23)包括连接器(231)、供丝轮组(232)、进丝管(233)、散热器(234)、加热块(235)、喷头(236),所述连接器(231)左侧表面与滑块(225)右侧表面相贴合并且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器(231)内部设有供丝轮组(232),所述供丝轮组(232)外部与进丝管(233)上端外部相相连接,所述进丝管(233)下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喷头(236)内部,所述散热器(234)安装在连接器(231)下端,所述加热块(235)安装在喷头(236)上端,所述加热块(235)与进丝管(233)下端相连接,所述喷头(236)安装在散热器(234)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驱动机构(24)包括驱动马达(241)、马达轴(242)、马达轴座(243)、垂直蜗杆(244)、第一滑块(245)、第二滑块(246),所述驱动马达(241)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21)内部右侧上端,所述驱动马达(241)与马达轴(242)机械连接,所述马达轴(242)中部贯穿于马达轴座(243)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马达轴(242)下端与垂直蜗杆(244)上端相焊接并且机械连接,所述垂直蜗杆(244)下端设有第一滑块(245)并且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246)位于第一滑块(245)下方,所述第二滑块(246)安装在垂直蜗杆(244)上并且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245)和第二滑块(246)与放置机构(25)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机构(25)包括底板(251)、放置板(252)、加固板(253)、冷却机构(254)、减振机构(255),所述底板(251)右端上表面与第一滑块(245)下表面相贴合并且活动连接,所述放置板(252)下表面安装在底板(251)上表面中部,所述加固板(253)右端上表面与第二滑块(246)下表面相贴合并且活动连接,所述冷却机构(254)上端位于底板(251)中端内部,所述冷却机构(254)下端与加固板(253)中部上表面相连接,所述减振机构(255)上表面与底板(251)下表面相贴合,所述减振机构(255)下表面固定安装在加固板(253)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254)包括活塞杆(2541)、气压外壳(2542)、气压室(2543)、受力杆(2544)、移动块(2545)、联动杆组(2546)、联动转盘(2547)、联动皮带(2548)、转轴(2549)、旋转杆(25410)、扇叶(25411),所述活塞杆(2541)上端与底板(251)下表面相贴合并且活动连接,所述活塞杆(2541)下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气压外壳(2542)内部,所述气压外壳(2542)内部设有气压室(2543),所述受力杆(2544)左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气压外壳(2542)右下端,所述受力杆(2544)右端上焊接有移动块(2545),所述移动块(2545)与联动杆组(2546)左端相连接,所述联动杆组(2546)右端安装在联动转盘(2547)上并且活动连接,所述联动转盘(2547)通过联动皮带(2548)与右侧的转轴(2549)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杆(25410)中部贯穿于转轴(2549)内部并且机械连接,所述旋转杆(25410)上端焊接有扇叶(25411)并且机械连接,所述扇叶(25411)位于底板(251)中端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机构(255)包括支撑板(2551)、支撑杆(2552)、受力板(2553)、弹簧拉杆(2554)、减振弹簧(2555)、固定底座(2556),所述支撑板(2551)上表面与底板(251)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支撑板(2551)下端焊接有支撑杆(2552),所述支撑杆(2552)下端与受力板(2553)上表面相焊接,所述弹簧拉杆(2554)上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受力板(2553)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弹簧拉杆(2554)下端外部设有减振弹簧(2555),所述减振弹簧(2555)上端与受力板(2553)下表面相贴合,所述减振弹簧(2555)下端与固定底座(2556)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弹簧拉杆(2554)下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2556)上,所述固定底座(2556)固定安装在加固板(253)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砂抛光机构(26)包括储存箱(261)、出砂口(262)、连接软管(263)、喷砂头(264)、连接长板(265)、移动轴(266)、轴轨(267)、牵引板(268)、连接长杆(269),所述储存箱(261)安装在主机外壳(21)内部左侧上端,所述储存箱(261)右上端设有出砂口(262),所述出砂口(262)与连接软管(263)上端相连接,所述连接软管(263)下端与喷砂头(264)相连接,所述连接长板(265)固定安装在储存箱(261)下表面,所述连接长板(265)中部设有移动轴(266),所述移动轴(266)安装在轴轨(267)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移动轴(266)安装在牵引板(268)两端,所述牵引板(268)右下端与连接长杆(269)上端通过移动轴(26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长杆(269)下端与垂直移动机构(27)相焊接并且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移动机构(27)包括驱动杆(271)、限位杆(272)、驱动块(273)、轨迹滚筒(274)、转杆(275)、连接转轴(276)、皮带(277)、驱动齿轮(278)、链条(279)、加固块(2710)、移动框架(2711)、连接杆(2712),所述驱动杆(271)右端与连接长杆(269)下端相焊接,所述驱动杆(271)左端焊接有限位杆(272),所述驱动杆(271)中部设有驱动块(273),所述驱动块(273)下端与轨迹滚筒(274)采用间隙配合并且活动连接,所述转杆(275)中部贯穿于轨迹滚筒(274)内部并且机械连接,所述转杆(275)右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连接转轴(276)内部并且机械连接,所述连接转轴(276)通过皮带(277)与下方的驱动齿轮(278)活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278)安装在链条(279)内部并且相啮合,所述链条(279)上设有加固块(2710),所述加固块(2710)安装在移动框架(2711)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移动框架(2711)右侧表面与连接杆(2712)左端相焊接,所述连接杆(2712)右端与喷砂头(264)左侧表面相焊接并且活动连接。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