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适应于SPMT车组的模块化支撑系统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适应于SPMT车组的模块化支撑系统。包括至少两排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至少两根的钢管立柱;相邻两排支撑单元中的两根钢管立柱和每排支撑单元中相邻两根钢管立柱之间设置有连接系,还包括多组沿纵向间隔布置的竖向调节单元;竖向调节单元包括沿横向布置的底部标准梁、位于底部标准梁横向两端的牛腿和支撑于牛腿下方且位于SPMT车组横向两侧的支座;牛腿与支座之间设置有可竖向顶升牛腿的千斤顶;钢管立柱下端固定于对应的底部标准梁上。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系统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各构件可以重复反复利用,适用于各种型号的SPMT车组和待移位结构,对组装位置并无限制。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湖北;42 |
申请人: |
武汉二航路桥特种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发明人: |
朱慈祥;胡先朋;王伟;高望;李双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08-10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7-2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285037.3 |
公开号: |
CN209144659U |
代理机构: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鸿 |
分类号: |
E01D21/00(2006.01);E;E01;E01D;E01D21 |
申请人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小洪山东区34号湖北省科技创业大厦20-21层 |
主权项: |
1.一种适应于SPMT车组的模块化支撑系统,包括至少两排沿横向间隔布置的支撑单元;所述的支撑单元包括至少两根沿纵向间隔布置的钢管立柱(2);所述的钢管立柱(2)沿竖向支撑于SPMT车组(1)与待移位结构之间的单元构件,相邻两排支撑单元中的两根钢管立柱(2)和每排支撑单元中相邻两根钢管立柱(2)之间设置有连接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沿纵向间隔布置的竖向调节单元;所述的竖向调节单元包括沿横向布置的底部标准梁(3)和支撑于底部标准梁(3)下方且位于SPMT车组(1)横向两侧的支座(5);所述的底部标准梁(3)与支座(5)之间设置有可竖向顶升底部标准梁(3)移动的千斤顶(6);所述的钢管立柱(2)下端固定于对应的底部标准梁(3)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于SPMT车组的模块化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立柱(2)的上端设置有对待移位结构进行调平的调平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应于SPMT车组的模块化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平装置包括设置于钢管立柱(2)上端的钢顶盒,处于不同排的沿横向间隔布置的钢管立柱(2)中或/和处于同排沿纵向间隔布置的钢管立柱(2)中至少有一根钢管立柱(2)的上端设置有可调节钢顶盒(7)竖向高度的垫块(8);所述的垫块(8)固定在钢管立柱(2)的上端,与之对应的钢顶盒(7)固定在垫块(8)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应于SPMT车组的模块化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顶盒(7)上端布置有对待移位结构进行缓冲的缓冲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应于SPMT车组的模块化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柔性的缓冲垫(9);所述的钢顶盒(7)上端开设有容纳缓冲垫(9)的凹槽(10);所述的缓冲垫(9)置于凹槽(10)内,缓冲垫(9)的上端凸出于钢顶盒(7)的上端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于SPMT车组的模块化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系包括沿纵向布置的用于连接同排相邻钢管立柱(2)的纵梁(11)和沿横向布置的用于连接不同排的相邻钢管立柱(2)的横梁(1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于SPMT车组的模块化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系还包括连接横向或/和纵向相邻钢管立柱(2)的斜撑单元;所述的斜撑单元包括固定在相邻两根钢管立柱(2)上的横杆(13)、沿竖向固定在两根横杆(13)之间的竖杆(14)以及固定在横杆(13)与竖杆(14)连接处的斜杆(1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于SPMT车组的模块化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SPMT车组(1)上的固定卡板(16);所述的底部标准梁(3)为固定在SPMT车组(1)上的钢构件;所述的固定卡板(16)上开设有卡合在底部标准梁(3)下端用于限制底部标准梁(3)沿纵向和竖向移动的卡槽(17)。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