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具有强散热氢燃料电池的新能源汽车
专利名称: 具有强散热氢燃料电池的新能源汽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强散热氢燃料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包括:电池壳;燃料电池组,固定在电池壳中,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中且呈上下两排依次排列的多个电池包,壳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支架围成多个进气通道,各进气通道自进气口且由各排电池包一侧向出气口延伸;冷却管路,固定在电池壳中,用于对燃料电池组散热;热交换器,固定在电池壳中,用于对冷却管路中的介质进行换热。通过本发明方案,能够通过空气和冷却管路同时换热,有效降低氢燃料电池内的热量,实现氢燃料电池的强散热效果。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刘付荣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1900-01-20T00:00:00+0805
发布日期: 1900-01-20T12:00:00+0805
申请号: CN201911396526.5
公开号: CN111137145A
分类号: B60L50/72;B60L50/71;B60L58/33;H01M8/04007;H01M8/04029;B;H;B60;H01;B60L;H01M;B60L50;B60L58;H01M8;B60L50/72;B60L50/71;B60L58/33;H01M8/04007;H01M8/04029
申请人地址: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望泉西里二区7号楼3单元603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强散热氢燃料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壳; 燃料电池组,所述燃料电池组固定在所述电池壳中,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中且呈上下两排依次排列的多个电池包,所述壳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支架围成多个进气通道,各所述进气通道自所述进气口且由各排所述电池包一侧向所述出气口延伸; 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固定在所述电池壳中,用于对所述燃料电池组散热;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固定在所述电池壳中,用于对所述冷却管路中的介质进行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强散热氢燃料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包括自所述出气口延伸至所述壳体内的进水管、经所述进气口延伸至所述壳体外的出水管和连接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辅助管路,其中,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电池包之间,所述出水管设置在两排所述电池包之间,所述辅助管路设置在同一排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包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强散热氢燃料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靠近所述壳体的下侧,所述出气口靠近所述壳体的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强散热氢燃料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一侧的抽风机,位于所述进气口一侧的所述抽风机朝向所述壳体下侧倾斜,位于所述出气口一侧的所述抽风机朝向所述壳体上侧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强散热氢燃料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两端与所述壳体的相应端之间均留有间隙,所述支架上设有与各所述进气通道相应的辅进气口和辅出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强散热氢燃料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均设有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强散热氢燃料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设有与所述进气口对应的主进气口和与所述出气口对应的主出气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强散热氢燃料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进气口,所述主进气口较为靠近所述电池壳的下侧; 相对于所述出气口,所述主出气口较为靠近所述电池壳的上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强散热氢燃料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气口和所述辅出气口均设有防水透气膜。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