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弹片端子自动检测包装机
专利名称: 一种弹片端子自动检测包装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加工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弹片端子自动检测包装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第一气缸带动第一基座的移动,用于改变第一基座的工位,第一基座的工位包括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第一驱动装置连接夹持机械手,夹持机械手用于将端子从第一模具夹持到第一基座上和将处于第一工位的第一基座的端子夹持到输送带同步进行;效果:其一,实现端子的剪切、检测和包装一体化。其二,装置结构紧凑,大大减少装置的占地面积。其三,可以通过移动机构可实现多个工位上的端子同步运输其四,装置中多工位同时工作,并且每个工位的端子独立工作,避免了端子卡在一起的难题。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广州市晟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明亮;邓益凡;杨灿英;田雪琴;黄萍;高凤姣;张有来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1900-01-20T00:00:00+0805
发布日期: 1900-01-20T17:00:00+0805
申请号: CN201911407349.6
公开号: CN111017309A
代理机构: 广州立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龙艳华
分类号: B65B35/36;B65B35/58;B65B69/00;B65B57/14;B;B65;B65B;B65B35;B65B69;B65B57;B65B35/36;B65B35/58;B65B69/00;B65B57/14
申请人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眉山村眉山大道工业区自编4号101、102
主权项: 1.一种弹片端子自动检测包装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模具、视觉传感器、第一基座、第一气缸、第一输送带和移动机构; 所述第一模具用于剪切弹片上的端子; 所述视觉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模具生产的端子尺寸; 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基座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带动第一基座的移动,用于改变第一基座的工位,所述第一基座的工位包括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其中,第一基座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第一模具、第一基座和第一输送带处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若干个夹持机械手,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夹持机械手,所述夹持机械手用于将端子从第一模具夹持到第一基座上和将处于第一工位的第一基座的端子夹持到输送带同步进行;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第一模具、视觉传感器、第一基座、第一气缸、第一输送带和移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端子自动检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片轨道和收卷装置,所述弹片轨道和收卷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收卷装置用于收卷弹片,所述弹片轨道的输入端接于所述收卷装置的输出端,所述弹片轨道的输出端接于所述第一模具的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端子自动检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气缸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输送带与第一输送带的输入端至第一模具的输出端的连线成角度设置,所述第二基座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气缸输出端;所述第一基座的输出端接于所述第二基座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片端子自动检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基座,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入端与第一模具的输出端的连接线中,并且所述第三基座的输入端接于第一模具的输出端,所述第三基座的输出端接于第一基座的输入端,所述视觉传感器设置在第三基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片端子自动检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第三基座、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和第一输送带间隔设置的距离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片端子自动检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摆杆;所述夹持机械手设置为四个,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摆杆,所述夹持机械手固定设置在所述摆杆上,所述摆杆平行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与第一模具的连接线;所述夹持机械手间间隔距离与第一模具至第三基座的距离一致; 其中所述摆杆首端的夹持机械手处于所述第一模具上方时,摆杆末端的夹持机械手处于所述第二基座上;所述摆杆首端的夹持机械手处于第一工位的第一基座上,所述摆杆末端的夹持机械手处于第一输送带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端子自动检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塑机,所述热塑机用于对第一输送带上载料完成的包装带封袋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片端子自动检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持座和吸风组件,所述吸持座座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吸风组件通过吸持座面的通孔对吸持座面的工件进行吸持; 所述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第三基座上均设置有一个吸持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端子自动检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上模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上剪切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间形成有剪切通道,所述上剪切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上表面对应的位置;所述下模截面形状呈“凸”形,所述下模包括凸块与设置在凸块两侧的两支撑面,并设置在所述剪切通道内,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下模,用于驱动下膜的两支撑面朝向剪切部压合。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