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近年来,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损,尤其是在一些特殊土地区已是相当严重,它一方面严重影响了车速、行车安全、行车舒适性、增加油耗、加速车辆损坏;另一方面缩短了路面的养护与大中修时间,大大地增加了公路部门养护维修成本。更为严重的是,它使一些人开始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前景产生了怀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应用的健康发展和推广。
本论文受重庆市科委攻关项目暨广西交通厅科技计划项目《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机理与处治技术研究》的资助,论文完成了课题的关键技术部分。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
(1)对广西桂柳路和南柳路两个路段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土样(红土和膨胀土)进行了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研究,两种土分属低液限粘土和中高液限中~弱(Ⅱ~Ⅲ)级膨胀土。文章同时对不同含水量条件下和不同压实度条件下的红土和膨胀土进行了强度试验,研究表明:无论是红土还是膨胀土,其抗剪强度指标均强烈依赖于含水量。
(2)利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包括塑性脱空、层间接触和路基强度等。研究表明:脱空对路面板的影响远大于层间接触状况对路面板应力的影响。
(3)通过膨胀土的改性试验研究,采用6﹪的掺灰量或50﹪的掺砂量可以使膨胀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得到较好的改善,能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要求。
利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对脱空面板进行位移和应力的分析是本文的创新点。研究中分析比较了分别利用传统的计算方法和FLAC3D计算在假定脱空路面板为悬臂板时路面板的弯沉和应力差异以及在考虑基层材料的缓冲作用脱空路面板的弯沉和应力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