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双电机纯电动汽车的两档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电机纯电动汽车的两档动力系统,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接的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相连接的中间轴、位于所述中间轴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之间的单向离合器、与所述中间轴相连接的第三传动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相连接的车轮。相应的,还提供基于两档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双电机纯电动汽车的两档动力系统,采用了双电机两档结构,可以满足整车在起步、急加速等工况下的动力性能需求;通过单向离合器的设置,对第一电机进行选择性断开,有效降低了电耗,并防止第二电机对第一电机的反拖,保护了电极,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施国飞;甄玉珂;王川;张良;莫宇钊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20-09-15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22-03-15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2010964795.3 |
公开号: |
CN114179603A |
代理机构: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分类号: |
B60K1/02;B60K17/02;B;B60;B60K;B60K1;B60K17;B60K1/02;B60K17/02 |
申请人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448--458号成悦大厦23楼 |
主权项: |
1.一种双电机纯电动汽车的两档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接的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相连接的中间轴、位于所述中间轴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之间的单向离合器、与所述中间轴相连接的第三传动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相连接的车轮; 所述单向离合器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相连接的外圈、与所述中间轴相连接的内圈以及位于所述外圈与所述内圈之间的锁止结构; 所述外圈的转速大于所述内圈的转速时,所述单向离合器为啮合状态,并传递扭矩; 所述外圈的转速小于所述内圈的转速时,所述单向离合器为非啮合状态,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中间轴相互独立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纯电动汽车的两档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主动齿轮和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其中所述第一主动齿轮通过花键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机纯电动汽车的两档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单向离合器的外圈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纯电动汽车的两档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主动齿轮和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其中,所述第二主动齿轮通过花键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电机纯电动汽车的两档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中间轴通过花键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电机纯电动汽车的两档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包括与所述内圈相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相连接的第二输入端以及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相连接的输出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电机纯电动汽车的两档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通过花键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电机纯电动汽车的两档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主减输入齿轮和主减齿轮,所述主减齿轮与所述主减输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主减输入齿轮与所述中间轴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车轮与所述主减齿轮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纯电动汽车的两档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差速器,所述差速器与所述车轮相连接。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两档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汽车处于弹射起步工况时:所述单向离合器啮合,将所述第一电机的扭矩传递至中间轴;同时,所述第二电机驱动中间轴转动,所述中间轴通过第三转动机构将动力传递至车轮,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共同输出动力; 当汽车处于正常起步工况或巡航工况时:所述第一电机不工作,单向离合器的外圈静止;所述第二电机输出动力,单向离合器的内圈转动,使得单向离合器处于非啮合状态,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互不影响; 当汽车处于大扭矩加速工况时:所述第二电机持续输出动力;所述第一电机的转速加快,带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转速不断增加,直至第一传动机构的转速超过中间轴的转速,使得所述单向离合器进入啮合状态,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共同输出动力; 当汽车处于超速工况时:汽车车速超过了第一电机的设计转速,使得单向离合器的外圈转速小于内圈转速,所述单向离合器进入非啮合状态。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