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电动汽车可移动充电桩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可移动充电桩,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升降组件,两个所述升降组件之间设置有充电桩,所述充电桩的前端设置有线缆,所述充电桩的前端可拆卸的插接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枪与线缆电性连接,所述线缆与充电桩电性连接,所述基座的底端四角均设置有车轮,所述固定板与基座的中部均开设有通孔。该电动汽车可移动充电桩解决了移动充电桩在拖拽线缆使用的时候经常会在线缆的拉动下出现移动的情况,稳定性有限以及在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地面颠簸的作用出现损坏的情况,缩短充电桩使用寿命的问题。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南京淳科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何林;叶鹏飞;李竺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22-10-11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23-01-24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2222677254.X |
公开号: |
CN218367445U |
代理机构: |
北京智鸿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学府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6;B60L53/18;B60B33/00;F16F15/067;B;F;B60;F16;B60L;B60B;F16F;B60L53;B60B33;F16F15;B60L53/31;B60L53/16;B60L53/18;B60B33/00;F16F15/067 |
申请人地址: |
211316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淳溪街道丹阳湖北路16号 |
主权项: |
1.一种电动汽车可移动充电桩,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端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升降组件,两个所述升降组件之间设置有充电桩(3),所述充电桩(3)的前端设置有线缆(5),所述充电桩(3)的前端可拆卸的插接有充电枪(6),所述充电枪(6)与线缆(5)电性连接,所述线缆(5)与充电桩(3)电性连接,所述基座(1)的底端四角均设置有车轮(4),所述固定板(2)与基座(1)的中部均开设有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可移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有阻尼器(7)以及弹簧(8),多个所述阻尼器(7)均设置在基座(1)与固定板(2)之间,多个所述弹簧(8)分别套接在多个阻尼器(7)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可移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升降组件均包括有电机(12)、丝杆(13)、滑块(14)、滑道(15)、固定座(16)、连杆(17)、限位组件、连接板(11)以及伸缩杆(10),所述电机(12)设置在固定箱(9)的内腔后端,所述丝杆(13)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箱(9)的内腔前侧,所述丝杆(13)的另一端与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块(14)分别螺接在丝杆(13)的外壁前后两侧,所述滑道(15)开设在固定箱(9)的顶端,所述连接板(11)设置在充电桩(3)的外壁一侧,所述固定座(16)设置在连接板(11)的底端,两个所述连杆(17)均可滑动的内嵌在滑道(15)的内腔,两个所述连杆(17)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滑块(14)的顶端,两个所述连杆(17)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固定座(16)的底端前后两侧,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固定箱(9)的内腔,所述限位组件与两个滑块(14)连接,多个所述伸缩杆(10)均设置在固定箱(9)与连接板(1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可移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3)外壁前后两侧螺纹呈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可移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限位槽(18)以及限位块(19),所述限位槽(18)开设在固定箱(9)内腔底端,两个所述限位块(19)的一端均可滑动的内嵌在限位槽(18)的内腔,两个所述限位块(19)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滑块(1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可移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8)的内腔与限位块(19)的外壁相适配合且均呈“T”字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