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低路堤毛细水影响机理与处治对策试验研究
论文题名: 低路堤毛细水影响机理与处治对策试验研究
关键词: 低路堤;粉质土;毛细水;处治对策
摘要: 低路堤设计是符合发展趋势的一种公路建设新理念,但是低路堤容易受地下水的渗透,在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的地区,由于毛细水的上升,路堤土含水量增加,导致路床强度降低,加上行车荷载对路床的作用,容易使路面产生较大的竖向变形,甚至引起路面破坏。虽然我国已有低路堤工程实践经验,但对低路堤毛细水影响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对低路堤毛细水影响的研究就很有必要。 本文针对南通地区粉土路堤毛细水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毛细水试验模型进行了相关模型试验,对粉质土毛细水的上升规律、影响因素、处治措施以及毛细作用对低路堤的影响等方面作了一些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1)对南通地区粉质土地质成因进行了阐述,对南通地区粉质土进行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并对粉质土基本工程特性进行评价。南通地区为第四纪覆盖,主要是以灰色粉质土、粉土夹粉细砂构成。试验结果表明,南通地区粉质土具有低强度、不易压缩、弱可塑性、低粘结性、高分散性等特点。 (2)自行设计毛细水试验模型,进行了粉土和粉砂两种土质在不同压实度、不同含水量情况下的毛细水上升试验,分析粉质土毛细水的上升高度与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粉质土路堤来说,毛细水的上升高度与压实度成正比,与含水量成反比,其与土的颗粒级配也有关系,细颗粒含量越高,毛细水上升高度就越高。另外,毛细水的上升高度与上升初始速度成反比。 (3)对毛细水上升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影响毛细水上升的因素很多,但是对于南通地区粉土路堤来说,毛细水上升高度主要受土的颗粒级配、压实度和含水量的影响,这三个因素是影响南通地区粉土路堤毛细水上升的主要因素。 (4)根据模型试验的结果,对试验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采用土的颗粒级配、压实度和含水量这三个因素作为变量,建立了适合南通地区粉土路堤的毛细水上升高度的经验公式。 (5)因为毛细水作用,路堤土含水量产生变化。本文通过室内直剪试验,分析了含水量的变化对粉土强度的影响,并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含水量的强度经验公式。一般的,含水量与粉土的强度密切相关,含水量增加,强度明显降低。含水量对粉土强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粘聚力上,随着含水量的提高,粘聚力是逐渐减小的,内摩擦角也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但是变化幅度不明显。 (6)应用时域反射法(TDR),进行了毛细水处治对策的室内模型试验,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现有毛细水处治措施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毛细水的最佳方案,试验表明,碎石与粗砂垫层能够有效的隔绝毛细水的上升。
作者: 彭宇一
专业: 岩土工程
导师: 朱志铎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东南大学
学位年度: 2009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