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测定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年龄的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盆地内砂岩型铀矿技术方法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测定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年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矿床及目的层选取,确定含矿建造的地层年龄t0;步骤(2)矿石样品采集;步骤(3)矿石样品光薄片磨片;步骤(4)对光薄片进行粒度统计;步骤(5)根据粒度级别划分结果对样品破碎、样品按颗粒级别划分;步骤(6)对分类好的不同颗粒度级别样品进行全岩U‑Pb同位素定年,并行等时线年龄计算;步骤(7)根据等时线年龄和地层年龄t0,确定铀矿成矿年龄。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准确厘定盆地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时代,最大程度的消除砂岩中含铀碎屑颗粒的影响,进而最大限度接近铀矿床的真实形成年龄。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发明人: |
黄少华;秦明宽;李娟;东艳;刘章月;何中波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号: |
CN201811588751.4 |
公开号: |
CN109540929A |
代理机构: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闫兆梅 |
分类号: |
G01N23/00(2006.01)I;G;G01;G01N;G01N23 |
申请人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里十号院 |
主权项: |
1.一种测定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年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铀矿床或铀矿化点目的层选取,确定含矿建造的地层年龄t0;步骤(2)在步骤(1)中砂岩型铀矿床所在工作区采集砂岩矿石样品;步骤(3)对上述步骤(2)中采集的矿石样品进行光薄片磨片;步骤(4)对上述步骤(3)中磨片后的光薄片进行粒度划分;步骤(5)根据步骤(4)的粒度级别划分结果对步骤(2)中剩余的样品进行逐级破碎,并将样品按颗粒进行级别划分;步骤(6)将步骤(5)中分类好的不同颗粒度级别样品进行全岩U‑Pb同位素定年,并进行等时线年龄计算;步骤(7)根据步骤(6)中得到的等时线年龄和步骤(1)中得到的地层年龄t0,确定铀矿成矿年龄。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