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砂岩型铀矿床铀成矿年龄的计算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铀成矿成矿年代学和铀成矿机理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砂岩型铀矿床铀成矿年龄的计算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处理原始数据;步骤2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组;步骤3利用平行等时线年龄理论,分别拟合计算238U‑206Pb等时线年龄、235U‑207Pb等时线年龄;步骤4制作206Pb/204Pb—207Pb/204Pb散点图;步骤5根据步骤3和步骤4中所得到的结果对成矿年龄进行判定。本发明的方法能够计算具多期成矿期次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年龄,提出的铀矿床多阶段演化体系及“平行”等时线年龄理论,为砂岩型铀矿床成矿机理研究提供年代学依据,适用于我国砂岩型铀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申请人: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发明人: |
林效宾;李西得;刘红旭;郝伟林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1900-01-20T00:00:00+0805 |
发布日期: |
1900-01-20T00:00:00+0805 |
申请号: |
CN201911414151.0 |
公开号: |
CN111060673A |
代理机构: |
核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闫兆梅 |
分类号: |
G01N33/24;G01V9/00;G06F17/18;G;G01;G06;G01N;G01V;G06F;G01N33;G01V9;G06F17;G01N33/24;G01V9/00;G06F17/18 |
申请人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里十号院 |
主权项: |
1.一种砂岩型铀矿床铀成矿年龄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处理原始数据;步骤2、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组;步骤3、利用平行等时线年龄方法,分别拟合计算238U-206Pb等时线年龄、235U-207Pb等时线年龄;步骤4、制作206Pb/204Pb—207Pb/204Pb散点图;步骤5、判定铀成矿年龄意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岩型铀矿床铀成矿年龄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原始数据样品铅同位素组成、铀含量、铅含量、镭含量,并计算206Pb/204Pb、207Pb/204Pb、238U/204Pb、235U/204Pb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岩型铀矿床铀成矿年龄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所有数据两两进行238U-206Pb等时线年龄及235U-207Pb等时线年龄计算,并计算两个年龄值差值与238U-206Pb等时线年龄的比值K,将238U-206Pb等时线年龄及235U-207Pb等时线年龄均为正值且相等或近似一致的所有样品分为一类,将此类中能形成同一等时线的样品划定为一组,则每类样品可划分为若干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岩型铀矿床铀成矿年龄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平行等时线年龄是基于多阶段模式演化体系的计算方法,其公式推导过程如下所示: 地球形成(tp)——岩石形成(t0)——岩石第一次成矿(t1)……岩石第m次成矿(tm)——现今 式(1)中,假设某矿石样品共经历了m次成矿作用,206Pb/204Pb为现今206Pb/204Pb的比值;206PbP/204Pb为原始206Pb/204Pb的比值;238UP/204Pb为原始238U/204Pb的比值;238Um/204Pb为第m次成矿时238U/204Pb的比值;为某岩石样品m次成矿过程铅同位素的迁入及迁出累加量,认为铅元素不易随地下水进行迁移;238Um/204Pb为矿石样品最后一次成矿后238U/204Pb的比值;其中等式右侧前m+2项之和为岩石最后一次成矿时206Pbm/204Pb的值,上式可简化为: 同理,可推导出207Pb-235U多阶段模式演化体系方程: 式(2)、式(3)中206Pbm/204Pb和207Pbm/204Pb比值的大小主要受样品成矿次数及各阶段铀含量的影响;正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造成各样品206Pbm/204Pb或207Pbm/204Pb值各不相同,因此很难形成较好的U-Pb一致线,但若某组样品共同经历了矿床的某期铀成矿作用,且之后除了近现代由于地下水活动造成铀元素的迁入或迁出外,所有样品均处于封闭体系之中,则在式(2)、式(3)中(e-λ8tm-1)和(e-λ5tm-1)为定值,如果该组样品的数量足够多,则铅同位素在238U/204Pb-206Pb/204Pb或235U/204Pb-207Pb/204Pb散点图中可以形成系列具有相同斜率的平行线;将经历岩石第m次成矿时Pb同位素组成相同或接近的样品进行分组,则每一组样品可拟合一条等时线,即可拟合系列平行的等时线,根据和可以分别计算出岩石成矿年龄t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砂岩型铀矿床铀成矿年龄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平行等时线年龄方法的应用需要2个前提条件:参与计算的样品可以划分为若干样品组,每组所含的样品具有相同或接近的206Pbm/204Pb和207Pbm/204Pb组成;除了近现代由于地下水活动造成铀元素的迁入或迁出外,铀矿石在该次成矿后一直处于封闭体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岩型铀矿床铀成矿年龄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238U/235U的比值为固定值137.88,若岩石样品仅经历一期成矿作用,则在206Pb/204Pb0-207Pb/204Pb的散点图中各样品点可绘制成多条平行的直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岩型铀矿床铀成矿年龄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包括如下步骤, 样品组可拟合1条等时线,所拟合的238U-206Pb等时线年龄及235U-207Pb等时线年龄一致或近似一致,在206Pb/204Pb—207Pb/204Pb散点图上为一直线;则说明此年龄为矿床的一次成矿年龄; 样品组可拟合2条以上的平行等时线,通过238U-206Pb及235U-207Pb所拟合的所有平行等时线年龄一致或近似一致,在206Pb/204Pb—207Pb/204Pb散点图上呈2条以上平行的直线,则该年龄为矿床的一次成矿年龄; 若通过238U-206Pb及235U-207Pb所拟合的等时线或平行等时线年龄相差较大,则应为统计错误造成的结果,该年龄不具有地质意义。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