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倾斜基底露天矿内排方法及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倾斜基底露天矿内排方法及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倾斜基底露天矿内排方法及施工方法,将倾斜的煤层基底划分为若干集水区域,在每个集水区域中沿着煤层基底倾斜方向布置集水沟,并沿着与煤层基底走向斜交的方向布置一系列与集水沟连通的疏水防滑沟;同时在台阶区域的下端沿着煤层基底走向布置反向槽,并在反向槽上构筑排土台阶防滑挡台,随后在已经形成集水沟、疏水防滑沟、反向槽、排土台阶防滑挡台的台阶区域中排弃剥离物。本发明解决了倾斜基底排土场摩擦力小、水分侵蚀影响边坡稳定、内排土场台阶低、内排量小的问题;且排土台阶防滑挡台采用剥离物和混凝土搭配构筑,兼顾了经济性和环保性,有利于推广。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
发明人: 陈树召;才庆祥;韩流;杨猛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2-2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5-3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1602539.9
公开号: CN109826214A
代理机构: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华德明
分类号: E02D19/06(2006.01);E;E02;E02D;E02D19
申请人地址: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
主权项: 1.一种倾斜基底露天矿内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布置集水沟(32):在一个台阶区域中,沿着煤层基底(2)走向分成若干个集水区域,每个集水区域中间沿着煤层基底(2)倾斜方向布置集水沟(32),该集水沟(32)自该台阶区域顶部延伸至底部; 布置疏水防滑沟(31):在每个集水区域中,集水沟(32)两侧均设置多个平行的疏水防滑沟(31),疏水防滑沟(31)沿着煤层基底(2)走向方向倾斜布置,疏水防滑沟(31)的一端与集水沟(32)连通、且高度低于另一端; 布置集水坑(33):在台阶区域底部与集水沟对应的位置布置集水坑(33)、以暂存排水,并通过排水设施排出至矿坑外;待本台阶区域开始排土前,启用下一个台阶区域的集水坑,并填埋本台阶区域的集水坑; 布置反向槽(4):在台阶区域的下端沿着煤层基底(2)走向布置反向槽(4),该反向槽(4)自露天矿一侧端帮(11)延伸另一侧的端帮(11),反向槽(4)的底部倾斜方向与煤层基底(2)倾斜方向相反; 设置排土台阶防滑挡台(5):在反向槽(4)上构筑排土台阶防滑挡台(5),该排土台阶防滑挡台(5)上设有用于连通上下两个台阶区域中的集水沟(32)的排水孔; 排弃剥离物:在已经形成集水沟(32)、疏水防滑沟(31)、反向槽(4)、排土台阶防滑挡台(5)的台阶区域中排弃剥离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倾斜基底露天矿内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槽(4)底部倾向与煤层基底(2)倾向之间夹角为90°-130°,最大深度3-5m,反向槽(4)开口宽度为8m-10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倾斜基底露天矿内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沟(32)开口宽度为30-50cm,深度为30-5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倾斜基底露天矿内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防滑沟(31)开口宽度为30-50cm,深度为30-50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倾斜基底露天矿内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土台阶防滑挡台(5)可以由粘性较高的剥离物经过推土机及压路机反复碾压压实形成,也可以由混凝土浇筑形成,或由以上两种方式拼接而成;排土台阶防滑挡台(5)顶部高出煤层基底(2)上表面3-5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倾斜基底露天矿内排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集水区域内,所述集水沟(32)两侧的疏水防滑沟(31)对称布置。 7.一种倾斜基底露天矿内排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台阶区域暴露出的煤层基底(2)沿着煤层基底(2)走向平均分为若干个集水区域,在该台阶区域中间沿着煤层基底(2)倾斜方向布置集水沟(32),该集水沟(32)自该台阶区域顶部延伸至底部,并在底部与集水沟(32)对应的位置挖掘集水坑(33); S2:每个集水区域内,在集水沟(32)两侧开掘疏水防滑沟(31),并与集水沟(32)连通,疏水防滑沟(31)保持与集水沟(32)连通的一端高度低于另一端; S3:清理集水沟(32)、疏水防滑沟(31)内的岩石,保持集水沟(32)及疏水防滑沟(31)畅通; S4:在台阶区域底部且位于集水坑(33)的上方自一侧的端帮(11)至另一侧的端帮(11)开挖基底反向槽(4); S5:在反向槽(4)中构筑排土台阶防滑挡台(5),并预留出与集水口连通的排水孔; S6:在台阶区域中排弃剥离物,排土台阶防滑挡台(5)阻挡剥离物下落,形成排土台阶(6); S7:在不影响采矿作业及上一个台阶施工前提下,对下一个台阶区域重复步骤S1至S6,并保证每个台阶区域的集水区域划分一一对应,每个台阶区域集水沟(32)与临近的台阶区域中的集水沟(32)位置对应,并通过排水孔连通;待位于下一个台阶区域中的集水坑启用后,填埋上一个台阶区域的集水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倾斜基底露天矿内排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排土台阶防滑挡台(5)的临近中点的50-100m范围内,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其余采用粘性较高的剥离物经过推土机及压路机反复碾压压实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倾斜基底露天矿内排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台阶区域中,疏水防滑沟(31)之间的间距为1-3m,且疏水防滑沟(31)之间的间距自所在台阶区域上部至下部逐渐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倾斜基底露天矿内排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条疏水防滑沟(31)靠近集水沟(32)的一端深度比远离集水沟(32)的一端深10-20cm。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