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运用磁悬浮技术进行隔振的抗风减震桥梁吊杆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磁悬浮技术进行隔振的抗风减震桥梁吊杆,励磁线圈沿着吊杆本体的轴向缠绕在吊杆本体的外侧,套筒外套于励磁线圈且于所述吊杆本体固定连接,第一外壳体呈圆筒状且外套于所述套筒且同时正对所述励磁线圈位于所述励磁线圈的外侧,励磁线圈通电对第一外壳体形成沿吊杆本体径向向外的电磁力。在第一外壳体受到两侧的风载,通过改变励磁线圈的电流,可以引起电磁力的改变,对第一外壳体形成沿吊杆本体径向向外的电磁力,使吊杆本体和第一外壳体在径向类似于得到隔开的效果,不存在摩擦力,只有沿径向的作用力,从而更容易对受力进行控制,消能效果好。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重庆;50 |
申请人: |
重庆大学 |
发明人: |
陈增顺;华建民;许叶萌;付军;傅先枝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4-2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7-09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342134.4 |
公开号: |
CN109989336A |
代理机构: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敏 |
分类号: |
E01D19/00(2006.01);E;E01;E01D;E01D19 |
申请人地址: |
400030 重庆市沙坪坝区正街174号 |
主权项: |
1.一种运用磁悬浮技术进行隔振的抗风减震桥梁吊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杆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吊杆本体上的抗风装置,所述抗风装置包括励磁线圈、套筒和第一外壳体,所述第一外壳体为永磁材料制成,所述励磁线圈沿着吊杆本体的轴向缠绕在吊杆本体的外侧,所述套筒外套于励磁线圈且于所述吊杆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壳体呈圆筒状且外套于所述套筒且同时正对所述励磁线圈位于所述励磁线圈的外侧,所述第一外壳体由至少两块外壳片组成,各外壳片的形状相同且沿着所述第一外壳体的周向排列形成所述第一外壳体,所述抗风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外壳体的轴向进行限位的第二外壳体,所述第二外壳体的端面形成用于所述外壳片的端部进行限位的限位槽,所述第二外壳体与所述吊杆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外壳片之间间隙设置从而用于对外壳片的径向同时进行限位,所述励磁线圈通电对第一外壳体形成沿吊杆本体径向向外的电磁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用磁悬浮技术进行隔振的抗风减震桥梁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片的两端设置有凸棱,所述限位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体端面的环槽,通过所述凸棱与所述限位槽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用磁悬浮技术进行隔振的抗风减震桥梁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的截面呈环状,每一外壳片的端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凸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用磁悬浮技术进行隔振的抗风减震桥梁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外径和所述第一外壳体的外径相等,相邻两个第二外壳体相对的端面分别用于所述第一外壳体的两端进行限位,第一外壳体和第二外壳体依次堆叠形成外套于所述套筒外的筒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用磁悬浮技术进行隔振的抗风减震桥梁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体通过连接筋与所述吊杆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筋的两端分别连接至套筒和外壳片,所述连接筋采用阻尼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用磁悬浮技术进行隔振的抗风减震桥梁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沿着吊杆本体的周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用磁悬浮技术进行隔振的抗风减震桥梁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采用导磁材料制成,所述导杆本体位于所述第一外壳体内一段采用导磁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外壳体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用磁悬浮技术进行隔振的抗风减震桥梁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本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套筒的上端对应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筒通过所述凸环与导杆本体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用磁悬浮技术进行隔振的抗风减震桥梁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下端开口且通过端盖与所述导杆本体密封连接,所述端盖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励磁线圈的线缆进行让位的过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用磁悬浮技术进行隔振的抗风减震桥梁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线圈的线缆位于套筒外的部分呈螺旋缠绕于所述吊杆本体的外侧。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