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可适应多方向风载的抗风减震桥梁吊杆
专利名称: 一种可适应多方向风载的抗风减震桥梁吊杆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适应多方向风载的抗风减震桥梁吊杆,包括导杆本体沿着导杆本体的轴向在导杆本体的中心设置有一中心杆,所述中心杆以可绕自身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导杆本体内,阻尼叶片固定连接于中心杆且通过所述中心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阻尼腔内,所述抗风叶片用于接收导杆本体两侧的风能并通过中心杆转递给阻尼叶片。本发明装置,以中心杆作为桥梁的主要承载对象,导杆本体可分担一部分的承载力,风力带动抗风叶片转动,从而通过中心杆转递给阻尼叶片,阻尼叶片在阻尼液中转动实现消能的目的。本装置叶片设置的方式沿着导杆本体的轴向,区别于其他种导杆的设置类型,可以适应多方向的风载,抗风性能好,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更佳。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重庆;50
申请人: 重庆大学
发明人: 陈增顺;许叶萌;华建民;付军;黄海林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4-2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7-09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342122.1
公开号: CN109989335A
代理机构: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刘敏
分类号: E01D19/00(2006.01);E;E01;E01D;E01D19
申请人地址: 400030 重庆市沙坪坝区正街174号
主权项: 1.一种可适应多方向风载的抗风减震桥梁吊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杆本体以及设置在导杆本体上的抗风装置,所述导杆本体为空心圆柱状结构,沿着导杆本体的轴向在导杆本体的中心设置有一中心杆,所述中心杆以可绕自身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导杆本体内,所述导杆本体与所述中心杆之间形成阻尼腔,所述阻尼腔内填充有阻尼液,所述抗风装置包括抗风叶片和阻尼叶片,所述中心杆与所述导杆本体转动密封连接,所述阻尼叶片固定连接于中心杆且通过所述中心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阻尼腔内,所述抗风叶片固定连接于中心杆位于导杆本体外一段且通过所述中心杆与阻尼叶片同轴连接,所述抗风叶片的叶片外径大于导杆本体的外径,所述抗风叶片用于接收导杆本体两侧的风能并通过中心杆转递给阻尼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多方向风载的抗风减震桥梁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本体包括沿着导杆本体轴向设置的若干外筒单元,所述外筒单元的两端与中心杆密封连接,从而在外筒单元的内部形成所述阻尼腔,于导杆本体的轴向在相邻两个外筒单元之间设置有所述抗风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适应多方向风载的抗风减震桥梁吊杆,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外筒单元之间设置有两个抗风装置,两个抗风装置的两组抗风叶片相邻设置,两个抗风装置的两组阻尼叶片背对设置且分别位于相邻两个外筒单元的阻尼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适应多方向风载的抗风减震桥梁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风叶片为直叶片,所述直叶片设置为至少三片,沿中心杆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适应多方向风载的抗风减震桥梁吊杆,其特征在于,于导杆本体的轴向在所述两个抗风装置的抗风叶片之间设置有减震环,所述减震环呈环状结构,所述减震环包括第一减震片和第二减震片,所述第一减震片和第二减震片为对称设置的半圆弧形且互相配合形成完整的一个减震环,所述第一减震片和第二减震片与中心杆之间沿减震环的径向设置有减震肋,所述减震肋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两个抗风装置的两组抗风叶片相邻一侧的外棱上对应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一减震片或/和第二减震片限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宽度大于第一减震片和第二减震片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适应多方向风载的抗风减震桥梁吊杆,其特征在于,两组抗风叶片相背一侧的外棱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外筒单元让位的让位槽,所述外筒单元位于抗风叶片一端沿导杆本体的轴向延伸至所述让位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适应多方向风载的抗风减震桥梁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单元内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用于阻尼叶片轴向定位,所述台阶的中心设置有轴承安装孔,所述中心杆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轴承安装孔内,所述中心杆通过所述轴承与外筒单元转动密封连接,所述台阶与所述外筒单元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适应多方向风载的抗风减震桥梁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与所述外筒单元之间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适应多方向风载的抗风减震桥梁吊杆,其特征在于,于导杆本体的轴向在所述台阶与所述阻尼叶片之间设置有定位套筒。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