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组合行星排及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
专利名称: 组合行星排及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行星排及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包括行星排和第一行星排,所述行星排包括太阳轮、行星架、内齿圈和行星齿轮轴,所述行星齿轮轴上转动设置有行星轮;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第一内齿圈和第一行星齿轮轴,所述第一行星齿轮轴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行星轮;所述行星架与第一太阳轮连接,且行星架与第一太阳轮同轴设置;所述内齿圈与第一内齿圈且内齿圈与第一内齿圈同轴设置;本装置中设置组合行星排,在有限空间内实现更大的当量特征参数,进而调整组合行星排的转速特性方程和转矩特性学程,在不改变行星排径向尺寸的前提下实现更佳的动力性。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浙江绿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淑真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1900-01-20T00:00:00+0805
发布日期: 1900-01-20T19:00:00+0805
申请号: CN202010132649.4
公开号: CN111169272A
代理机构: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巍
分类号: B60K6/365;B;B60;B60K;B60K6;B60K6/365
申请人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长兴路689弄21号10幢112室托管4317(商务托管)
主权项: 1.一种组合行星排,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星排(6)和第一行星排(7),所述行星排(6)包括太阳轮(61)、行星架(62)、内齿圈(63)和至少一根行星齿轮轴,所述行星齿轮轴上转动设置有行星轮,所述内齿圈(63)的外圆周壁上设有一圈外齿,内齿圈(63)的内圆周壁上均设有一圈内齿,所述行星轮与太阳轮(61)和内齿均啮合;所述第一行星排(7)包括第一太阳轮(71)、第一行星架(72)、第一内齿圈(73)和至少一根第一行星齿轮轴,所述第一行星齿轮轴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行星轮,所述第一内齿圈(73)的外圆周壁上设有一圈的第一外齿,第一内齿圈(73)的内圆周壁上设有一圈第一内齿,所述第一行星轮与第一太阳轮(71)和第一内齿均啮合;所述行星架(62)与第一太阳轮(71)连接,且行星架(62)与第一太阳轮(71)同轴设置;所述内齿圈(63)与第一内齿圈(73)且内齿圈(63)与第一内齿圈(73)同轴设置或者内齿圈(63)与第一行星架(72)连接且内齿圈(63)与第一行星架(72)同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行星排,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轴设置为3根或者4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行星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轴设置为3根或者4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行星排,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的内圆周壁上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固定于行星齿轮轴上实现行星轮转动设置于行星齿轮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行星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轮的内圆周壁上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固定于第一行星齿轮轴上实现第一行星轮转动设置于第一行星齿轮轴上。 6.一种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4)、第一电动机(2)、第二电动机(3)、中间轴(8)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行星排(67),所述发动机(4)的输出轴与第一行星架(72)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机(2)的输出轴与太阳轮(61)的转动轴连接,发动机(4)的输出轴、第一行星架(62)、太阳轮(61)和第一电动机(2)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电动机(2)与第二电动机(3)连接,第二电动机(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输入齿轮(31);所述中间轴(8)上具有主动轮(81)和被动轮(82),所述被动轮(82)同时与外齿、第一外齿和输入齿轮(31)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器(5),所述减震器(5)设置于组合行星排(67)和发动机(4)之间,且减震器(5)与第一行星架(72)及发动机(4)输出轴同轴设置,减震器(5)与发动机(4)输出轴一体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电池组,所述第一电动机(2)与蓄电池组连接,第一电动机转动为蓄电池组供电,所述第二电动机(3)与蓄电池组连接,蓄电池组为第二电动机(3)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动机(3)的输出轴与第一电动机(2)的输出轴平行。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