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硐库内罐体膜结构及其防排水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硐库内罐体膜结构及其防排水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硐库内罐体膜结构及其防排水方法,涉及地下硐库罐室防水技术领域。该硐库内罐体膜结构,包括罐体,所述固定支架顶部内径上固定连接有膜材,所述固定支架顶部中间位置贯穿并设置有水槽,所述固定支架底部内径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盘。通过推杆电机工作使得顶杆伸长,带动支撑板向上移动,将膜材顶起撑开,避免膜材上产生积水,山体的滴水首先掉落在膜材上,通过防水的膜材使水流至水槽内,最终通过流水孔由落水管流至集水槽内,当膜材发生破损时,水滴会流在固定盘上,通过圆锥形状的固定盘使水通过出水堰槽流至水槽内,通过膜材和固定盘对罐体进行两层防水措施,提高了防水效果,有效的对罐体进行保护。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殷炯;杨杰;苏胜根;刘继;陈友帅;乐志伟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22-01-10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22-03-08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2210022614.4
公开号: CN114150698A
代理机构: 上海翰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张维东
分类号: E02D29/00;E02D29/045;E02D31/02;E;E02;E02D;E02D29;E02D31;E02D29/00;E02D29/045;E02D31/02
申请人地址: 200031 上海市徐汇区肇嘉浜路249号406室;
主权项: 1.一种硐库内罐体膜结构,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顶部设置有固定支架(2),所述固定支架(2)顶部内径上固定连接有膜材(4)且膜材(4)的材质为聚偏二氟乙烯膜片,所述膜材(4)顶部固定连接有五根均匀分布的调节杆(7),所述调节杆(7)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8),所述固定环(8)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母(9),所述调节螺母(9)内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13),且调节螺杆(13)分别与调节杆(7)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13)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上贯穿并设置有两个均匀分布的通孔(11),所述通孔(11)内均设置有膨胀螺栓(12)且膨胀螺栓(12)均与硐库顶部内壁之间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硐库内罐体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2)顶部中间位置贯穿并设置有水槽(3),所述固定支架(2)底部内径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盘(14),且固定盘(14)的形状为圆锥形,所述固定盘(14)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推杆电机(19),所述推杆电机(19)的输出端贯穿固定盘(14)并固定连接有顶杆(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硐库内罐体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2)内径上贯穿并设置有出水堰槽(17)且出水堰槽(17)的高度与固定盘(14)四周的高度齐平并高于水槽(3)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硐库内罐体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2)底部四周中间位置均贯穿并设置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流水孔(18),所述固定支架(2)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四根均匀分布的落水管(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硐库内罐体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6)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且支撑板(15)的形状为十字架形,所述支撑板(15)位于膜材(4)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硐库内罐体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管(5)的位置分别与流水孔(18)相对应,四根所述落水管(5)底端之间贯穿并固定连接有集水槽(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硐库内罐体膜结构的防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安装 在硐库顶部内壁上的穹顶底部一周墙壁上安装固定支架(2),固定支架(2)与水槽(3)、固定盘(14)、推杆电机(19)、出水堰槽(17)、顶杆(16)和支撑板(15)为一体成型结构,通过膨胀螺栓(12)穿过通孔(11)与硐库顶部内壁之间螺纹连接,可将安装板(10)安装在穹顶上,通过五块安装板(10)对膜材(4)进行张拉,随后将膜材(4)固定在固定支架上,随后将罐体(1)放置于固定支架(2)底部中间位置,再将落水管(5)分别对上四个流水孔(18)的位置,对落水管(5)和集水槽(6)进行安装; S2.防排水 推杆电机(19)工作使得顶杆(16)伸长,带动支撑板(15)向上移动,将膜材(4)顶起撑开,避免膜材(4)上产生积水,山体的滴水首先掉落在膜材(4)上,通过防水的膜材(4)使水流至水槽(3)内,最终通过流水孔(18)由落水管(5)流至集水槽(6)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硐库内罐体膜结构的防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防排水中,当膜材(4)发生破损时,水滴会流在固定盘(14)上,通过圆锥形状的固定盘(14)使水通过出水堰槽(17)流至水槽(3)内。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